A股大概率见底,但抄底仍需谨慎
走过了3月23日的“黑色星期一”,亚太股市在3月24日集体迎来反弹。日韩指数期货纷纷触发熔断机制,沪指V型反弹涨逾2%,并收复2700点,消费、新基建、超级大白马、黄金等板块领涨市场,此前出逃主力的北上资金再度回流。
站在全球股市过去一周的表现来看,虽然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下挫中,A股业未能幸免,但A股在本轮全球市场的调整中仍然相对抗跌。对此,有机构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企业逐渐复工复产;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效率高,增强了资本市场的信心;金融体系杠杆已经下降,没有演化出流动性问题。但也有机构表示,目前依旧很难判断市场底部在哪里,满仓抄底依旧有风险,投资者可以逐步低位建仓。
A股大概率见底,但抄底仍需谨慎
对于A股而言,短期来看是否已经见底?私募排排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私募私募认为无论从估值还是市盈率来看,目前A股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也有28%的私募认为并不能断定当下就是A股底部区域,因为国外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还有随之而来的全球流动性问题与美股波动影响,所以目前只能说A股比较便宜,但并不能说已经见底。
凯丰投资方面表示,当前A股市场,尤其是港股很多股票的估值已经跌到历史低位,股价下跌程度已经较为充分反映疫情对公司营收的负面影响。目前很多中国业务为主公司大幅下跌不是因为基本面,而是由于欧美股市下跌导致的流动性踩踏和风险偏好飙升导致。VIX指数近期也一度超过了2008年四季度,代表市场恐慌情绪已经到极点。凯丰投资判断目前港股和A股市场下跌的空间有限,从国内来看,不管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不再是大水漫灌,而是通过适当的定向降准、稳就业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等精细的滴灌政策来应对这次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恰当而有节制的政策也会为未来留出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但武汉优稳资产则认为,从短期来看,现在还不是底部。因为本次的全球市场大跌的根源是原油而非疫情,疫情只是助力。原油大跌是供给过剩,而疫情导致了需求快速的下跌,而当前的市场显然没有对经济短期大幅下滑做好准备,市场依旧处于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环境中。A股在春节后的反弹主要动力来自货币政策的放松对冲,因为当时经济没有恢复运行,导致宽松的货币都流入了同时放松了监管的金融市场,导致了股债双牛。但是当前来看,显然A股短期和全球市场的关联性是大大提升了,所以A股什么时候短期见底短期看是要取决于海外疫情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什么时候结束。不过虽然短期市场并未见底,但是中长期来看,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特别是港股市场。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说,应该耐心等待全球局势的稳定,但是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港股和A股均是一个比较好的加仓时机。
内需板块有望崛起,私募聚焦布局新基建
3月16日至20日的一周时间内,A股市场继续宽幅震荡,上证综指盘中一度跌破2700点。3月23日A股三大股指继续大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逾3%,收报2660.17点,创业板指更是重挫-4.60%。板块更是几乎全线飘绿,半导体、光刻胶、口罩、特斯拉等前期热门板块跌幅居前。
从私募排排网的调查来看,高股息率的价值蓝筹股,以及被错杀的成长白马股得到私募力荐,而新基建依旧是私募主要看好的板块,大消费与医药也在私募看好的行业中被频繁提及。
北京和聚投资认为,科技是新基建的核心内涵,目前正处于技术、资本和经济三期周期叠加的窗口期,积极因素仍然在,繁荣阶段还没有结束。此外,超跌行业和市场可能出现价值重估机会。疫情之下,周期性行业的基本面承压,股价跌幅更大。很多龙头公司深度破净(PB估值),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但同时可以看到,周期性行业中的龙头公司,竞争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强,在极端情况下也展现出经营的稳定性。随着国内复工复产节奏加快,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可以预期,国内生产、消费将迎来一轮显著恢复。周期行业的龙头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契机。
天和投资研究部副总监闫世文表示,2020年相对来说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基建将是对冲经济下行的强有力工具,因此更看好旧基建(如工程建设、建材等)与新基建(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特高压、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而随着国内复工复产进一步推进,国内刚需消费预计将率先触底回升,新思哲基金经理罗洁也认为目前A股处于底部区域,看好内需带动的行业板块,尤其是刚需板块。
标签: A股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综合实力够强,智路建广完全符合紫光重整管理人要求
智路建广管理模式和盈利能力向好,紫光集团重组未来可期!
康师傅“急难救助车” 救灾一线一碗热面暖人心
排行
精彩推送
- 中国最大超稠油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2000万吨
- 深圳盐田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416.11万标箱
- 农业农村部:春节、冬奥会期间“菜篮子”供应充足
- 住建部: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企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 青海政协委员:以环保为目标打造中国碱都
- 耕地资源有限 中国官方回应如何扩种大豆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增强创新“第一动力”?
- 春节恰逢冬奥,肉蛋奶果菜鱼供应总量充足!
- 中科环保、BYD半导、工大科雅1月27日创业板首发上会
- TMT时报|字节跳动2021年日均进账10.7亿元人民币 中兴旗下手...
- 竞争力超强!基金经理称光伏产业链值得重点挖掘
- 湖北GDP迈上5万亿元台阶 疫后经济强势复苏重振
- 重庆直飞香港客运航线复航
- 福布斯发布2022年美国慈善富豪25强 巴菲特居首
- 青客租房申请破产清算 曾为国内长租公寓第一股
- 报告:中国科技企业仍将引领办公楼需求增长
- 贝恩: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市场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推出系列举措 全力做好春节期间重要...
- 农业农村部:2021年粮食产量创新高
- 到2025年我国实现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70% 枢纽机场...
- 山西省政协委员刘兴亮:用“元宇宙”打造数字文旅新业态
- 粤政协委员建言:建立跨境电商行业标准 打造产业生态链条
- 中药创新药密集获批上市!片仔癀3款中药新药在研 未来3~5年...
- 预制菜再成资本市场新宠,万亿市场谁是赢家?
- 中石化近亿元投资博清科技,首入机器人赛道
- 又一起“青花椒”案二审胜诉,成都商户:准备申请自己的商标
- 以智能化破题转型升级 重庆加速打造“智造重镇”
- 海关总署:2022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启动
-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春节消费提示:办卡续费要谨慎
- 渝昆高铁川渝段站前四标首个连续梁浇筑合龙
- 住建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坚持“房住不炒”
- 五部门调整疫情期间免税店经营和招标期限规定
- 新疆铁路货运发送量突破1000万吨 实现新年开门红
- 深交所网站显示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 【数据看盘】外资扫货大金融 一银行股连续四日买入居首
- 创业板上市委:比亚迪半导体等三家企业首发1月27日上会
-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125.76亿元 大幅净买入中国平安13.53亿元
- 龙虎榜:2.52亿抢筹拓新药业 外资净买2股 机构净买6股
- 1月20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个股普跌!大金融板块逆市护盘 流动性环境向好 机构:关注...
- 百世集团因交通事故新增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127.74万元
- 农业农村部: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 拼多多与美的集团合作:年销售额破100亿共同推动数实融合
- 公益是社区的基因,哔哩哔哩公益平台正式上线
- 四川两会聚焦“双碳”目标 多领域发力打通绿色发展之路
- 地产股债大涨!LPR“降息”落地,房贷少了!还释放哪些信号?
- 足力健新增被执行信息 执行标的为128万元
- 多家公司元宇宙商标被驳回
- 游戏人均支出344元,氪金王腾讯、网易现吃老本隐忧
- 当“织布机”变成“断魂刀” 一场万亿成交下的存量博弈
- 港股招商局中国基金:附属公司完成出售寒武纪股份 获得分配...
- [情绪与偏差]震荡弱势 个股补跌
- 逆势大涨 重要信号释放!
- 投诉量超6000条 新老IP交替明显!股价走低泡泡玛特如何破局?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元(附股)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 净买入招商银行17.1亿、中国平安13.53亿
- 名将傅友兴最新持仓:贵州茅台退出十大重仓股 增持轻工、汽...
- 四川两会聚焦“双碳”目标 多领域发力打通绿色发展之路
- 贵州省2021年白酒产量34.81万千升 同比增长30.5%
- 商务部:取消加征关税符合中美两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 广东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发布 深圳31758元/平方米居首
- 青海:2025年枸杞产业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以上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夏粮小麦丰收
- 农业农村部:2021年脱贫人口人均实现产业增收超2200元
- 从地方两会看“数字长三角”:发力加速跑 提升全球话语权
- 农业农村部:2021年猪肉产量基本达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
- 农业农村部:预计未来3个月菜价将比较坚挺
- 开年来新基金成立总规模542亿 不足去年同期1/6
- 北向资金尾盘加速抄底
- 北向资金尾盘净流入超150亿元
- 北向资金抢筹125亿!金融股走强 逾3800只股下跌
- 和信投顾:大盘早盘探底回升 超3600只个股下跌
- 地产债整体走高
- 五大上市险企2021揽2.49万亿保费 2022保险业能否走出资产负...
- 和信投顾:指数缩量整理 金融扛起大梁
- 年内最赚新股诞生:N诚达破发潮中一枝独秀 单签最高盈利超5万元
- 复盘50涨停股:九安医疗、精华制药、翠微股份封板 湖北广电炸板
- 三胎概念股大涨 国家卫健委称将研究出台更多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 恒指大涨逾3%逼近25000点 科技指数飙升4.5%
- 【每日收评】北向资金超百亿买入难挡两市普跌局面!资金抱团...
- 河南安阳:职工治疗观察隔离期间需支付报酬
- 摄像头遭破解视频成“套餐”?猎奇扭曲的买家和卖家
- 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
- 河南真金白银造强“生血”机制 助振兴、防返贫
- 2021年安徽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7013个 沪苏浙占比超五成
- 否认销售人员大量离职的迈瑞医疗 欲给2700名员工戴“金手铐”
- 广东茂名用“万里碧道”为民众编织宜居宜游的富民大道
- “世界一流强港”怎么建?浙江宁波破局重塑港航新优势
- 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 七欣天利润上涨靠外包员工?公司多家子公司受到行政处罚
- “数”说江苏2021:GDP增长8.6% 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
- 宠物寄养服务开始预订 春节期间费用普涨5%-10%
- 四川成都一火锅店疑似发生集体中毒 商家:目前正常营业
- 中国开通5G基站超140万个 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5.18亿
- 不锈钢期货主力合约涨停
- 沪锡期货主力合约持续拉升
- 南向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
- 工信部: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47万亿元
- 时隔21个月中国5年期以上LPR下调 房贷利率继续回落
- 如何提升生育水平?专家:推进性别平等 促进家庭发展